《猎狐行动2》这剧,最近是真火。王凯穿着警服的样子,确实帅得没话说,案子也一个比一个绕。大家都在讨论谁是黑警,谁是幕后大老板。
我也跟着看,看得挺上头。可整部剧追完了,主角团的脸在我脑子里都有点模糊了,唯独一个人的样子,像钉子一样钉在那儿,怎么都忘不掉。
一个老爷子。
一个在第三集里,出场加起来都不到5分钟的龙套。
那场戏,现在想起来,心还是一抽一抽的。
王凯他们去一个被骗了钱的老人家里取证。门一开,一个瘦得只剩一把骨头的老爷子站在那儿。穿着件洗得发黄的旧背心,眼神是灰的,就好像屋里没开灯一样,一点光都没有。
整个过程,他没哭,也没骂。
警察问什么,他就答什么,声音小得像蚊子哼哼。那种感觉,不是难过,是人被彻底掏空了,连难过的力气都没了。
王凯问他,这笔钱是不是对他很重要。
他没吭声,就只是抬眼,看了看墙上老伴儿的黑白照片。然后,一滴眼泪就那么滚了下来。不是嚎啕大哭里的那种,就是一滴,特别沉,砸得人心里咯噔一下。他手忙脚乱地去擦,那双手抖得厉害,上面全是斑。
后来,他想抽根烟,掏了半天,打火机怎么都对不准。最后他放弃了,就把那根没点着的烟夹在手指缝里,自己跟自己说:“这是……给我儿子看病的救命钱啊……”
那一瞬间,我感觉整个房间的空气都凝固了。
这已经不是演戏了。这根本就是把一个活生生的人,被生活碾碎后的样子,血淋淋地摆在了你面前。
我当时就魔怔了,暂停了播放,非要知道这个演员是谁。
翻遍了演员表,又去网上搜,根本找不到什么正经介绍。最后在一个很老的论坛帖子里,才看到他的名字:李功涛。
有认识他的网友说,老爷子快七十了,演了一辈子戏,大部分都是这种连名字都没有的角色。看大门的,扫大街的,病床上的,加起来演过两百多个。
据说,他年轻的时候也有过机会,一部电影本来定了他当主角。可就在开拍前,他爱人突然生了重病,他二话没说就推了戏回家照顾。等他再出来,圈子早就变了,主角的梦,也就断了。
有人觉得他可惜,有人笑他傻。
可他好像自己不觉得。听说在剧组,不管角色多小,哪怕就一个镜头,他都会琢磨好几天。人家笑他一个龙套那么较真干嘛,他只是说:“角色再小,也是个人啊。”
再回头想那场戏里,他那双抖个不停的手,那种绝望到麻木的眼神。我猜,那里面不全是演技,可能也有他自己这半辈子的不如意,和对这个世界最深的理解。
看完他的故事,我再看这部剧,感觉就不一样了。
主角们的光环当然耀眼,他们是故事的中心。但真正让一部剧有血有肉,让你觉得这一切都发生在你身边的,就是这些像李功涛老师一样的演员。
他们拿的钱,可能连流量明星的零头都不到。他们的名字,一辈子也不会被人记住。
可他们,才是这部剧真正的底气。
《猎狐行动2》很好看,但最打动我的,就是这短短的五分钟。它让我知道,在那些惊天大案的背后,是一个个普通人破碎的人生。
所以啊,以后我们看剧,能不能也分一点目光,给那些在角落里发光的人?
你心里,有没有也住着这样一个,让你一直忘不掉的小角色?评论区里聊聊,让我们也认识他。
我想起来了,就像《我不是药神》里的黄毛。
一头黄发,不爱说话,看着像个小混-混。可最后为了保护程勇,开着那辆破车引开警察,脸上那个笑,又傻又干净,一下子就能把人看哭了。
演他的那个演员叫章宇,在那之前,多少人认识他?可就那么一个角色,让所有人都记住了。因为他不是在演一个混-混,他就是那个在生活的泥潭里,保留着最后一点义气的黄毛。
他们这些人,不是在背台词,他们是把命掏出来一小块,放在了角色身上。所以你看着才疼,才忘不掉。
这跟那些五官乱飞、靠配音拯救的“演技”,根本就不是一个东西。那种表演是空的,像塑料花,看着再鲜艳,凑近了闻,没有味道。而李功涛老师他们的表演,是深山里的一棵野茶树,看着不起眼,泡开了,那股劲儿能让你回味半天。
所以,李功涛老师那5分钟,才显得那么金贵。它提醒我们,一部剧的好坏,不光看主角的排场有多大,更要看这些小人物的根,扎得有多深。
他们才是我们愿意一次次打开电视的理由。因为你知道,在那些流量和热搜的泡沫下面,总还有些真正的好东西,值得一看。
米牛配资-配资炒股理财-股票按月配资-股票配资账户怎么开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